前陣子北京舉辦冬奧,開幕典禮上,五十六個民族身著傳統服飾、傳遞五星旗進場。其中,朝鮮族的穿扮因與韓服極其雷同,遂引發韓國輿論炸鍋,以為是文化侵占──至於蒙古族、俄羅斯族以及哈薩克族的代表出場時,是否也在相應的國家引發類似的反彈?就不得而知了。
事實上,朝鮮族顧名思義,自然和朝鮮半島上絕大多數的住民系出同源,從語言、生活慣習到深層的文化意識,彼此縱若產生交界疊合的現象,也不是什麼怪事。只不過後來民族為天下裂,時迄於今,傳統世居於中國東北地帶的朝鮮族和圖們江、鴨綠江以東的半島子民,已然分屬不同國體/政體統領,基本互不相涉了。
儘管如此,曾經的人文地景並不因運去代遷而悉數消弭;事實上,許多朝、韓歷史上重要的遺跡,如今依舊錯落分布於吉林通化下轄的集安市境內。就我粗淺的了解,歷來臺灣人前往集安參訪的客群數量並不多(除卻當地盛產的特殊甜紅酒,就不知其觀光拉力何在);相形之下,來自韓國的旅行人次就頗為可觀了,一方面自然出於地緣便利性,然而集體渴望親炙歷史、面向過去的內在動機,才是繫遊覽熱潮於不衰的主因。
比如清光緒年間重新出土的國岡上廣開土境平安好太王碑(簡稱「好太王碑」),即為一處不容略視的景點。這座誌念好太王的豐碑,係由其子、高句麗第二十代君主長壽王所立,碑文內容包括建國神話、征戰勛蹟、政教遺訓等,大大補足了高句麗時期部分沿革的空白,因而具備極高的一手史料價值。
由於年代悠遠,碑上行文或出現漫滅、脫漏的情形,即便後來著意修建亭閣與圍欄封護,也難以廓清其全貌了。而正因為文本的殘缺,變相打開詮釋的「第三空間」,各國研究者於是爭相投入讀解,此間各有各的歷史依據和學術觀點,某些相悖的說法也曾一度引發各界罵戰──所以,誰說運動的歸運動、歷史的歸歷史、政治的歸政治?實際就是如同撒尿牛丸般全部攙和在一起!
【資訊】
景點_國岡上廣開土境平安好太王碑
地址_吉林通化市集安市太王鎮將軍路與集青街交會區(好太王陵東)
電話_+86(0435)6262-796
交通_集安市區不大,從集安火車站坐計程車前往,沿站前街、鴨江路、集青街前往,約10分鐘內可達。
備註_公務差旅。集安市境內和朝、韓歷史有關的景點地標頗有一些,比如好太王碑、丸都山城、將軍墳等,建議包車一日遊覽,費用亦相當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