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緬、擺夷共構的食力金三角──新北中和華新街「滿好丫森泰緬小吃」

相比於乾吃,我個人更偏好「湯食」;只要調味得法,即使天氣炎熱也都吞得下去(圖片來源:個人)。
按緬語發音,緬甸涼拌茶葉或譯稱「勒佩豆」,可視為當地的國民美食(圖片來源:個人)。
酸酸甜甜的羅望子汁宜於夏日服用,既消暑又解膩(圖片來源:個人)。

幾年前,我前往雲南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出差時,行程走到勐海一帶,茶馬古道景區的老總著意請後廚團隊治了整桌豐盛茶食,藉以呈現栽茶品茗的傳統如何影響雲南一地的飲膳口味(至於景區經理跳下來拚酒助興,則是後話)……延續這份芳冽的喫茶記憶,今此前往新北市中和的華新街(緬甸街),選定位於長街中段的「滿好丫森小吃店」作為嚐鮮站點。據聞,小吃店的老闆過去曾任職泰式餐館、擔任主廚;老闆娘則是道地傣族人,因此菜單上一道「擺夷粑粑絲」,頗能喚起我先前遊歷彩雲之南的印象。

如眾所周知,傣族早期或稱擺夷、百夷,除卻華新街,臺灣另兩處慣見「擺夷」料理之地,誼屬桃園龍岡以及南投仁愛鄉的清境農場一帶;而華新街上鬻售的各種粑粑絲,基本和米線系出同源(均屬米製品),只不過外型相對更為寬扁,烹調可湯可乾,佐料可雞可豬,端賴食客本身的偏好而定。

我點食的湯粑粑絲稱得上中規中矩,份量紮實,調味濃淡合度,並不若預想中來得酸香嗆鼻;倒是招牌之一的「涼拌茶葉」,才端上桌就飄送出一股奇味,但見盤盞裏的沙拉狀團塊如同雕塑般立體,裏頭攙和了高麗菜、番茄、檸檬、豆子、花生、芝麻等食料,其中茶葉率先醃漬過,一則袪除原本內蘊的苦味和澀味(傳統做法尚須耗時三四個月),二則藉由該工法醱酵出近於橄欖的清香──不加辣椒的版本已足夠鹹鮮,對我而言,這道料理單吃稍覺膩口,搭配熱騰騰的白米飯下嚥則剛剛好!唯須留意之處在於:有些店家在製作這道菜式之際,額外加添了蠶豆豐富口感,具「G6PD缺乏症」相關病史者務須格外留心。

由於是在街邊半露天的騎樓下、就著摺疊桌椅用餐,因此末後決意加碼一罐泰國原裝進口的羅望子汁消消暑;這些舶來的南洋貨色在鄰近的東南亞商鋪都買得到,價格廉宜而口味道地,如有機會不妨一試。

【資訊】
 
餐廳_滿好丫森泰緬小吃
地址_新北市中和區華新街44號
電話_(02)2949-8755
交通_搭乘臺北捷運至南勢角站下車,自4號出口步行約10分鐘可達小吃店所在的華新街。
時間_06:30-16:00(星期四公休)

 
 
Summary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