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批評,再考證,再鉤沉──讀高全之《張愛玲學續篇》

和「夜上海」相反,「老上海」恆常予我沉穩約斂的印象,也像是張愛玲描述過的父親的房間:「……永遠是下午,在那裡坐久了便覺得沉下去,沉下去。」(圖片來源:CTPphoto)。

【博客來.購書連結】開啟一本書,如同開啟一段旅程
 
https://reurl.cc/qZxMrR

賡續前作《張愛玲學》開展出來的研究視域,高全之《張愛玲學續篇》同樣深入文本理絡,唯書中諸多篇章或聚焦張愛玲逝世後才出版的著作(無論原作者是否確切同意),包括《易經》、《雷峯塔》、《小團圓》等;或出入私信、語錄等日常文書內容,並旁及張愛玲與週邊時地人事的互動瑣碎……值得一提的是,相較於一般論者,高全之考據、鉤沉之工夫極為淵厚,尤其能在既有的文獻史料上持續進行跨語言、跨版本的比較,釐清訛誤之餘,此間對於創作者心態的推溯和演繹,亦頗有可茲借鑑的地方。

我覺得較有疑義之處在於:高全之似乎打算藉由小說展現的人事布局、回推張愛玲現實關係網絡的種種論證舉措──姑且不說諸如此類追尋創作者初衷和內在意圖的分析方式,在羅蘭.巴特(Roland Barthes)宣判「作者之死」以後是否還具有積極意義,小說風景和現實世界之間,原就不是一對一的等比鏡映關係,更甭提張愛玲向來標舉「參差對照」的美學,是以創作之際,向某甲借來外觀、某乙借來職銜、某丙借來形象和性格……「蔥綠配桃紅」的加工亦是無可厚非,甚至理所應然。 也由於如此,要想為張愛玲筆下每個角色的現實原型定錨,並且煞有介事地對號入座,誠屬不必,唯相關論述在本書中數見不鮮。比如147頁呈現的家族樹狀圖,便逕以「《雷峯塔》與《易經》以琵琶為重心的父系表親圖(局部)」為名,每個虛擬角色後方更兀自括註了張愛玲相關親族姓名,不啻顯得過於武斷、有失絜矩。套句張愛玲自己的話:「在時代的高潮來到之前,斬釘截鐵的事物不過是例外。」

【資訊】
 
書名_張愛玲學續篇
作者_高全之
出版社_麥田
出版日期_2014/04/05
備註_個人閱讀

 
 
Summary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