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神,雷不雷人?──《雷神索爾:愛與雷霆》

傳說天一響雷,萬物便隨之出聲應和,這就是「雷同」一詞的由來(圖片來源:CTPphoto)。

讀到簡媜寫道,年紀大了以後對於那些燒腦的藝術片往往敬謝不敏,倒是情節單純、砍殺兼娛樂的超級英雄電影,成為了閱聽的新寵──我不免感到莞爾。

事實上,我對漫威系列電影抱持的態度向來是加減看,不會著意去依循N部曲的結構順序觀覽,對於角色之間的愛恨情仇關係,但求大致掌握即可──幸虧這種不求甚解並不影響觀影當下的樂趣,另方面,也是由於漫威系列電影的邏輯架構太容易掌握:拳打腳踢拯救世界,就是千面英雄萬變不離其宗的黃金原則。

《雷神索爾:愛與雷霆》(Thor:Love and Thunder)大體也按照這個套路開展,編導想來已盡最大努力去造建雷神的多重宇宙,以期帶給觀眾耳目一新的感受(「女」雷神的變身登場,的確稱得上是一項突破);除了奮勇殲敵、勉力對抗屠神者,電影也試圖揭露身而為神的煩惱和脆弱面,藉由敷衍超級英雄檯面底下的「私生活」,打開(或迎合)多元文化蘊藉的可能性。

當中穿插的誇張搞笑元素柔化了整部電影的調性,但總體而言,我還是認為演員被困鎖在一個寫定的、發揮有限的大結構之中,是以有些場面和臺詞,呈現出來的效果總覺得隔了一層,總覺得「假假的」;當然,也看得出來娜塔莉.波曼(Natalie Portman)很敬業地詮釋身罹絕症的角色身分──擺盪在人、神之間,她同時是愛與雷霆的另類化身,若進一步徵引蘇珊.桑塔格(Susan Sontag)《疾病的隱喻》,癌細胞之於身體正如同屠神者之於宇宙,這種個人內在的抗爭形諸於外,卻能夠昇華情感關係,發皇勇往直前的生命價值……宛如北歐神話般古老的道德教訓,如今透過聲光化電的當代演繹,又重新了甦活一遍。

【資訊】

片名_雷神索爾:愛與雷霆(Thor:Love and Thunder)
導演_泰卡.大衛.瓦提提(Taika David Waititi)/泰卡.柯恩(Taika Cohen)
上映年分_2022(美國)
備註_個人觀影

 
 
Summary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