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108課綱時期的今古文之爭──從北一女國文科教師的「無恥論」談起

與其將國語文教育化約為道德教育,不如擴展為情感教育──因為透過語言,人類才能敘事、說理、抒情(圖片來源:CTPphoto)。

文言文與課綱爭議再次浮上檯面,北一女國文科教師以語不驚人死不休的「無恥論」強佔各大媒體版面,認為108課綱刪減了文言文佔比,以至於明末清初文人顧炎武的〈廉恥〉一文難以為學子所見,將造就不知「士大夫之無恥,是謂國恥」的一代。

無論演述的邏輯是否通順,此間創造的流量,已絲毫不輸其他享有十五分鐘盛名的網紅。

因為今古文之爭算是老議題了,前此我也發表過相關意見,只不過這回又看到前仆後繼的網路討論,部分內容或可再商榷,我自己也補充幾點心得:

一、還是有許多人逕將「文言文」和「中國」劃上等號(潛臺詞往往是:「白話文」等於「現代」等於「臺灣」),這樣的連結不僅粗糙,更可以說沒有邏輯──事實上,由108國文課綱所擬列「高中推薦古文15篇」即可知,臺灣也有古典而優美的文言文作品值得閱讀;當然,包括〈鴻門宴〉、〈桃花源記〉等文本的生成地均為神州中土,但如果要將它們的存續全然視為當代意識型態彼此鬥爭的延伸內容,往往容易使討論失焦,除非大家一開始就想展開政治攻防,而非聚焦於中學語文教育。

二、檯面上的15篇選文,也只是「推薦」性質,並非強制,各校(乃至於各班)在國文教學的第一現場,自然可視實際情況隨時進行調整或增補;我僅以自身過去的求學經歷立論,除了課本選文,揆諸教師額外印發的講義、補習班教材以及半自主購入的參考書和閱讀測驗題庫等,文言文的內容在中學階段從來只有「過剩」,而無不足;即使如今要將其佔比控制在35%到45%之間,相信學生透過課堂接觸到的古典詩詞文賦,都將遠遠高於表面呈列的數字,是以擔心文言文退出國語文教學舞臺的衛道人士,誠然不必過慮。

三、閱讀文言文的目的和意義是什麼?過去標舉「為往聖繼絕學」之類的崇高大纛或許有效,可是隨著時代演進,對於某些傳統價值或道德觀,畢竟須要持續反省(或儆醒),否則及至今日「血饅頭」和「纏小腳」恐怕仍隨處可見。無論如何,就算從最為功利的實用主義角度出發,我以為閱讀文言文仍有可取之處,除了洄溯典故源流、掌握詞語的來歷及流變,在語義傳達方面,文言文很神奇地能夠同時保有精準定錨和多重紛歧的二元性質,前者體現了煉字之功,後者則打開文本詮釋的向度。

四、在華語語境裏頭,「古典文學」無疑是一筆龐大的遺產,即使只是支付遺產稅(也就是在求學時代學習部分精華),對大多數學子而言都會是筆不小的負擔;而當課綱將文言文佔比調修至35%-45%,定然將造成課文之間的排擠效應,原本上榜的現在不再入列,原本不在榜上的,卻也有機會異軍突起──而不論是哪一篇名落孫山,都勢必引發支持者的輿論抨擊……老話一句:學無止境。倘若真割捨不下,多的是自主學習的機會,太過依賴學校、把義務教育視為唯一的求知管道,其實只是惰性的展現。

五、過去課本文言文最令人垢病的地方之一,就是選材的視角太過窄仄,主題又太過集中,不是教忠教孝便是誨淫誨盜,硬是將多元靈動的語文課壓縮成教條纏縛的道德班;而教師講解課文,經常只在國學常識、形音義和修辭技法等枝節處著墨,反而忽略思辨、情意與創想的導引開發,因此見樹不見林。所以像〈赤壁賦〉、〈蘭亭集序〉這類思想覺察先於同時代人的大塊文章,照樣被訓詁出陳腔濫調……換言之,教材雖然重要,教法才是根本。

六、很多人都說,中學時代是「古文閱讀」的終點,洵不誣;甚至對某些人而言,中學時代可能還是「文學閱讀」的終點,因為期間已被海量的之乎者也倒盡胃口,離開藥片般密密麻麻的句讀註釋只覺得解脫,此後再也無法從文學閱讀中感受到任何樂趣和靈韻。

我自己除非工作需求,實則也甚少主動閱讀古文,尤其是那類強調修齊治平的道德辭令──事實上,任何(平鋪直敘)說教的文章,無論文言或白話體,我都不喜歡。不過,我倒是會翻覽古典詩集或詞選,悉心品會文士如何在韻腳和平仄等重層限制下,創造出諸如「無物結同心,煙花不堪剪」、「人如風後入江雲」、「舞低楊柳樓心月,歌盡桃花扇底風」之類的句子,那是踏遍山川、跋涉過世途後發出的吟哦,是出沒於瞬息與永恆間的美,有關風月,無關考試和級分。

 
 
Summary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