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歷史系變成歷史?──「成大歷史系分發掛蛋」現象有感

隨著時代發展,大學裏的人、社學門已經不能夠再像從前的象牙塔時代,選擇閉門造車或清談務虛──重點在於所思所學能否確切回應當代議題,創造白紙黑字以外的價值(圖片來源:Cheerimages)。

歷史系有可能走入歷史嗎?文學系有可能成為口傳文學嗎?

近來「成大歷史系分發掛蛋」這件事,頗引發各界一陣討論,校方提出這是受少子化趨勢以及AI(人工智慧)浪潮影響,多數學子寧捨人社學科而就理工領域,只為確保將來能夠站在時代的風口上,薪資待遇得以隨之起飛。

另一派則持反對說法,認為將掛蛋因素歸諸「AI崛起」實在太過簡化,卻又孜孜矻矻地分析此間的重榜率與招生技術失誤狀況,替該系所為人作嫁的結局感到扼腕。

其實這兩種回答我都不滿意。

首先,將文、理組進行一刀兩斷的二元劃分(並預設為對立),就如同將複雜的性別光譜縮窄為兩性一樣過時--受AI浪潮影響的,決不會僅是單一學門、領域和行業。沒錯,許多的文字工作、圖繪生成確能夠運用AI技術達致初步成果,但難道寫程式、除蟲偵錯(debug)等程序,就絕對不會(或不能)使用AI應援嗎?更甭提早有許多人認真討論起以AI替代醫護人員、進行問診看病乃至於長照方面的應用了。

所以拿AI來說嘴,只是某種便宜行事的做法--若早幾年遇上,校方的關鍵詞指不定還要換成「元宇宙」、「非同質化代幣」(NFT)……但天曉得這些東西現在都沉到哪塊海域深處了。

另一方面,若僅停留在招生技術層次的討論,無異於一種逃避。逃避什麼呢?逃避少子化必然會產生的系所競合機制,逃避學生針對後續就業選擇和職涯發展所萌生的疑問,也逃避系所內部課程規劃實際已和當代社會脫鉤甚遠的景況(不是全部,但普遍而言是如此)。

不可否認,臺灣社會長期以來更看重(應用)理工專業,從政策的扶植到產業結構的分布,即可窺其端倪,故在討論此議題時續炒這盤冷飯意義不大,批評「台積電很過分」更是不必;甚至也不該拿「重榜」添堵,因為真要講起來,不同院校重榜的情形早已數見不鮮,並不是什麼石破天驚之事--但重榜及至掛零……對任教於斯的袞袞諸公而言無疑敲響了一記警鐘,因為這表示自己竟不約而同成為被大家放棄的那個,如此一來怎能不仔細反省?怎能不好生琢磨該系所在該學門領域內的定位和特色究竟為何?

如今這個世代,還要吶喊著大學之道、強調學術訓練帶來的精神感召,未免陳義過高;另個極端則是自掃門前雪,任憑外頭世道流轉,反正卡好位置者獨善其身可矣(當然,這無異於飲鴆止渴)--實際的情況是九成以上的學生不會續留體制之內,終將跨出如今已不怎麼窄的高教窄門、奔向百工百業;而九成以上的(人社)學院師資,卻並無腳踏實地的社會營生經驗,頂多借調至政府部門當官、或擔任那十指不沾陽春水的高門顧問,這種情況下,自然沒法分享什麼有用的真知灼見,供莘莘學子參考。

我因此大膽預言:未來十年以降,那些有著紮實業界人脈、實務經驗和產/官/學串結能力的人社知識分子,將逐步取代象牙塔內的蛋頭學者,成為大專院校亟欲爭取的對象師資。

想我大學時代的宿舍室友,他是臺大國企系的學生,過去選填志願時卻心懷歷史的春秋大夢,幸虧他家門學風盎然,居然認識某人社院士,在其苦口婆心的勸說下才「棄暗投明」,順應了高分高就的潮流;還有一位,是我擔任助教時帶過的臺大財金系學生,後來跑去唸了中文研究所(並且還主修思想!),不曉得現在過得怎麼樣了。

 
 
Summary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