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份: 2024 年 9 月

Kailash

一個人的聖山──讀柯林.施伯龍《走進西藏聖山》

截至目前為止,我總共到訪過西藏三次,行前也研閱了不少資料文獻,以期能建立起自身的知識樹,及至動身前往後,能夠將讀過的內容與走過的路線相互印證,從而立體化旅行的經驗。
在眾多參考資料中,柯林.施伯龍(Colin Thubron)的《走進西藏聖山》是令我留下較深印象的一本,不同於那些只著墨異域風光、動輒淚光閃閃的氾濫式修辭,施伯龍的節制與疏離深情,反而撐開更大、更廣闊的視野,朝聖之旅固然嚴峻而冰涼,輕裝上路的心靈卻也簡單自在。

 
 
Summary
on_higher_education_of_humanities_and_social_sciences

看盡長安花之後──說不完的(人社學門)「博士生就業問題」

臺灣早就已經進入「高學歷低就」的時代,「低」的意思包括敘薪、職級乃至於就業內容等,在如此情況下,擁有碩、博學歷但無相關實作經驗的人,反而顯得尾大不掉,不見得能在職場或職涯上獲取相應的報酬──此間也包含「成就感」、「社會地位」等抽象部分。
而人社學門的高等教育體系之所以岌岌可危,除卻可推因於少子化帶來的整體衝擊,長期以來產、學之間發展的脫節,或許才是根本問題。

 
 
Summary
National_Taiwan_University

越世高談中文系──方瑜先生仙逝與八十週年系慶雜感

幾日前接獲同窗傳來臺大中文系方瑜先生逝世的訊息時,我正好在洗衣店裏等烘衣,坐在長椅上呆了呆,想起以前因為修習課程需要,曾經與小組成員一起採訪方瑜先生,主題是「臺靜農與五四」──期間回憶臺老師至深處,方瑜先生同樣坐在椅子上呆了呆,半晌說不出話來……另一方面,臺大中文系八十週年系慶亦即將到來,悲欣交錯之間,恍然萌生了幾許雜感。

 
 
Summ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