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著「島內散步」前往新竹寶山逐風:採摘橄欖、收割甘蔗,順道喝一杯蔗糖拿鐵

「橄欖先生」結集周邊小農應時當令栽種的蔬蓏、轉製成當日飯盒──換言之,每一回的菜色均可能有所變動,算是驚喜(圖片來源:Cheerimages)。
採摘橄欖是門技術活,戶外體驗過後回到室內,便可開始試著醃製果物(圖片來源:Cheerimages)。
土橄欖可用來製作糖漬果物,不僅延長橄欖的保存期,也變化其風味(圖片來源:Cheerimages)。

之前參與永續旅行品牌「島內散步」舉辦的「寶山逐風|秋收糖漬風味,深度物產巡禮新竹縣一日遊永續旅遊綠色旅遊」,不僅聚焦於風城農產,在參訪之外還進一步腳踏實地、動手化身預備收成的農夫,過程真的是彌足珍貴的一課。

儘管是單日活動,行程本身的設計倒是頗為絲滑──上午在新竹高鐵集合完畢後,旋即搭乘接駁專車轉往山鄉;沿途熱心負責的導覽員不斷輸出地方知識,穩定的聲線伴隨著山路蜿蜒輾轉,不久之後首站就來到了「橄欖先生」的小農店鋪。

說實話我此前並不曉得臺灣竟然產製橄欖,更不曉得該行業居然已頗具規模──上世紀八〇年代初發展迄今,寶山不僅成立了全臺唯一的橄欖產銷班,相關團隊居然還反客為主、遠赴非洲開普敦等地教授他們如何栽種橄欖,完全稱得上是「隱形冠軍」了!

「橄欖先生」自家的示範園內培育有數樣品種,至少包括橄欖科的土橄欖、木樨科的油橄欖以及杜英科的小葉橄欖等,各有各的特性和用途;而事實上,當地的橄欖均以散種為主,基本上採取不施肥、不打藥的自然栽培法,讓群樹藉由水土風壤逕行孵孕生機,確保植栽本身天擇的適應力。

而採摘土橄欖的方式亦相當簡單粗暴:先在地面鋪設好厚布,以防果實碰傷,其次再以長竿由外向內擊打喬木枝枒,熟成的橄欖紛紛墜落,後續可用來醃漬、泡茶、入菜、研粉,核籽甚至還可製炭,丁點不浪費。

下午則繞行至「新城風糖」的社區工作站,領教自日治時期以降便持續發展的製糖業──據聞彼時每當九降風颳起,工廠裏外發散的甜香將飄送十里,於今規模雖然小了,可是那股子烏糖味早已回滲、沁入土地的肌理,四季風中濃得宕不開。

真正來到「蔗裏有糖」的田地,一排排白甘蔗如同武士列隊,護持著大塊綠意。挑揀甘蔗有三要訣:一要選個頭夠長夠高的,二要選新、老葉彼此相參的,三則優先考慮莖幹表皮有髒污的,並且是愈髒愈好。而「倒吃甘蔗」同樣是老祖宗留傳下來的硬道理,因愈趨近根部的地方甜度愈高,在使用鐮刀砍斲時務必盡可能保留底層莖幹,以期留住糖分、供作榨汁等用途。 休憩時間,我也在工作站內點了杯如假包換的蔗糖拿鐵。都說比起精煉後的白糖,相對原始的烏糖保留更多的甘蔗元素與礦物質──儘管食用過度依舊難逃發胖的命運,畢竟心中的罪惡感比較少。

寶山在日治時期就是製糖要地,故而建有廠房和器械,用來處理收成後的白甘蔗原料(圖片來源:Cheerimages)。
甘蔗田不是沒看過,特別的是該田地主要重植供作製糖的白甘蔗,而非用以啃嚼的紅甘蔗(圖片來源:Cheerimages)。
我欣賞「新城風糖」工作站復刻了在地農業傳統,卻又在製糖加工業的基礎上予以翻新,使其更貼近當代的休閒需求(圖片來源:Cheerimages)。
 

 
 
Summary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