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末年終循例有一股分手潮,大家心照不宣似的,總選擇在重大的時間轉折點做出重大決定(儀式感?),從而開啟一段新的人生。
《紅樓夢》裏頭,賈寶玉喜聚不喜散,林黛玉則喜散不喜聚;前者或緣於多情,後者則因洞徹了人情乖離後的空寂疏冷,與其散後傷感,倒不若一開始就規避聚合的機會,如此活得更加通透……儘管如此,存活於世,本就不是為了當個不沾鍋而來──歷塵世的險,思心上的人,才能將自己活成有血有肉的故事。
繡虎
後108課綱時期的今古文之爭──從北一女國文科教師的「無恥論」談起
就國、高中國文課程內容的呈現而言,文言文所佔的比例向來偏高,且在「考試引導教學」的潛規則下,師/生往往捨本逐末,前者拚命填充形音義用法(不少過來人共通的經驗:白話文自己看,文言文先教!),後者則執著於死背硬記,長期下來就造成文學、美感與生命經驗的斷裂,不少人畢業後,從此視「文學閱讀」為畏途或厭途。
國文教育不單是字音字形的教育,同時它也是情感和思想的教育。文言文以其古典的規制、精贍的辭章表現,能探觸歷史情境、引發今者共鳴,故在教學上宜酌予保留;但當務之急更在於健全白話語文(活的語文、日常的語文)的讀、寫乃至於賞析面向,掣動學習者表達與思辨能力的全面提升。
他們說我(的散文)是假的──恭聽劉正忠教授戲說「臺灣山寨散文小史」一題有感
曾幾何時,「山寨散文」已成為文學獎場域中的一大流派,彷彿寫手一定得透過身分的變造、情節的鋪陳以及字裏行間時不時閃現的戲劇性口吻,方得以蒙獲評審青睞,一舉翻越散文既有的契約門檻,以虛構的技藝掄得獎金與名聲。
在劉正忠教授看來,「山寨散文」當然是散文的一種,也是文體、文類自然遷變的成果之一──大抵跟全球暖化相仿,是客觀實存的現象──無論喜歡或不喜歡,了解它流動的身世,自有其必要性。
他只是個計程車司機──搭乘小黃的獨活/獨死隨想
獨活與獨死已然是當代的社會趨勢和世界潮流──只要提前預備、完成後事的部署安排,獨死並沒有那麼可怕(誰不是赤條地來孑然地走);獨活則需要練習,或許就從日常的獨處開始:時間如何分配,人際如何維繫,興趣愛好又該如何培養……小黃司機面臨的境遇其實也是千千萬萬人的境遇,迎接生命狀態的轉折,願彼此皆能無畏而釋然。
斷是一種生──驚聞《幼獅文藝》文學雜誌停刊
營運近七十載的《幼獅文藝》即將停刊,這消息著實令人感傷。
就如同南、北兩極不斷消融的冰山,近十年來,每一爿書店、每一家出版社乃至於每一本期刊的宣告休業,除了感到不捨,無疑也令人擔憂文化大環境的變動──沒有錯,在聲光化電的加持下,現在的世代不必如同過往死守紙頁,卻能從多元管道汲取知識;然而對我來說,「閱讀」,包括紙本的閱讀、文學的閱讀以及系統性的閱讀,依舊是不可替代的。
也期望《幼獅文藝》將來化作春泥,成為臺灣文學史記憶中最青春的一抹豔色。
北市博愛人人座──從李昂的「博愛座」抱怨文談起
對我來說,臺北捷運車廂內最優越的座位,便是一組呈L型排列的座區,當中與博愛座相垂直、並靠內的一般席,因為那地方最不容易「被讓座」(有博愛座和靠外的椅位先擋著)。如今,博愛座似乎已經成為道德的電椅,輕易坐不得。我自己是寧可站著,也不願往那深藍處擱去,因為讓座不僅麻煩,而且於我而言還有點做作──畢竟我真心想投閒置散、想舒服些,才選擇坐下的;既是如此,起身讓座就帶有半強迫的成分,為人所不喜。
問:如果是自由行的話,該如何挑選入住的旅地?答:其實價位由人、風格隨喜;但具有下列三種情況的房間,我基本不會考慮。
近來因差旅故,不斷上網物色旅館,發現此間不乏光怪陸離的裝潢與設計風格。當然,再怎麼荒誕的空間,想來總有顧客買單,比如標榜監獄主題的,黑白條紋只不過是當中最基本的元素,又比如模擬船隻的,總有人喜歡在情天孽海中好好雲雨一番──更甭提那些復刻電影場景的汽車旅館,算算臺灣就有好幾家。
除此之外,有些酒店則以「事故的故事」聞名,廣受大眾喜愛的觀光目的地泰國,無疑可視為箇中翹楚。總之,我自己也有一些下榻的原則,並盡可能在訂房之初便預先排除可能的狀況……出門在外,須知平安才是一切,才是福!
問:為什麼受到觀光客熱烈歡迎的曼谷洽圖洽市集,只有週末才開張?答:你知道現在還有「泰國洽圖洽線上市集」嗎?
如果前往曼谷旅遊只能排定一處市集,那麼洽圖洽週末市集絕對是首選──我其實也滿佩服一些部落客,能夠不厭精細地將購買品項、價格、攻略等資訊詳加分類,提供後來者作為對照範式;對我而言,這樣遼敻的地方是不可能在短時間就遍覽而盡的,就算身手矯健外加體力充沛,也難保幾過幾回合割喉流血的殺價後,手頭拎著的那一大包戰利品能確保自己在狹仄的過道間通行無虞。
幸虧現在,「泰國洽圖洽線上市集」解決了炎天血拼的難題,那些饒富特色的居家擺設、藥品食貨、香氛精油等商貨不假外求,只消備妥鍵盤、滑鼠,一鍵結帳便能輕鬆寄送到府。
他人即地獄,自己是猴戲──觀覽短片《山道猴子的一生》有感
《山道猴子的一生》由Eric Duan發表於Youtube影音平臺,分作上、下兩集;據影片介紹,本片「是一個短篇故事,描述一位年輕人因虛榮心膨脹而在感情中迷失自我的悲劇。」發布不久後,即在網路上掀起一陣討論旋風。
主角宛如小屁孩般逞威風、耍猴戲的行徑固然是造就一連串惡性循環的主因,失序的人際轇轕以及週邊環境的不友善,或也都在過程中推了山道猴子一把。無論如何,這畢竟是個警世故事,但願每個觀眾都能從中蒙獲啟發,從而豁免於「小丑竟是我自己」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