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口:食/Food & Drink

The_Little_Plan_cafe_latte

小計畫串起咖啡時光──炎天午后,到越南河內THE LITTLE PLAN Café躲雨小歇

作為首都,河內無疑是越南咖啡重鎮,不僅許多旅館皆提供攙和煉乳的冰咖啡作為早餐飲品,饒富特色的獨立咖啡館同樣星散於長街短巷間,等待遊客發掘。
我當時是為了避雨,才在情急之下走進THE LITTLE PLAN Café的門店的;本以為其與其他咖啡館並無二致,沒想到卻別有洞天:挑高的樓面、復古的擺設以及看上去頗具年頭的桌椅陳設,在在激發出一股苦甜相參的懷舊情緒,算是旅程中意外的收穫一種。

 
 
Summary
FV-BKK_ROOM

咖啡館不喝咖啡,改喝古老植物的記憶──到曼谷唐人街品嚐FV福味

從耀華力路到三聘街,幾經百餘年的生聚,隨著世代交替,原本因陋就簡的街道空間也在許多新一輩業主的巧思規劃下,煥發出別樣的生命力。我真心覺得遊客可以著意留一整天的時間,在曼谷的唐人街區兜兜轉轉,而許多精彩的小店往往就摺藏在不起眼的巷衖深處──例如FV福味(FV BBK),外觀看起來與尋常民居無異,可是裏面卻同時斂藏著古老的暹羅飲膳傳統以及摩登尖新的藝術內容……能夠將種種鮮烈刺激、乍見犯了沖的文化元素融會在一塊,適足以體現微笑國度淵厚的底蘊。

 
 
Summary
Fang_Weng_Hanging_Restaurant

自放山水間,欸乃一聲肚皮圓──湖北宜昌放翁酒家

位於湖北宜昌的放翁酒家號稱是「全球九大岩洞餐廳」之一,我首先是懷疑這九大是如何評選的?又是誰來評選的?撇開這些似是而非且難以追蹤源頭的排名不談,放翁酒家的環境倒真有點特色,憑藉懸空廊道以及別有洞天的用膳空間,在這裏飽食一頓,體驗的確不一般;難得的是料理本身亦富特色,尤其以長江肥魚為底料燉熬的濃湯,鹹香而鮮美,價格雖然稍高,也稱得上物有所值。

 
 
Summary

舌尖上的露西亞宇宙──「明星西點咖啡館Astoria」的明星餐點

因為都更的緣故,明星西點咖啡館Astoria即將配合建商施作而改頭換面,想來將有好一陣子無法品嚐咖啡館招牌的俄式餐點。
彼時從上海到臺北,明星西點咖啡館Astoria之所以能順利開業,和臺、俄股東的協力相持脫不了干係;儘管原初的選址與城隍廟相對,風水上犯了「廟沖」的忌,幸虧業主方不避忌,這才造就了咖啡館日後譜寫下的藝文傳奇。
除了露西亞風味的正餐,我還滿喜歡各種麵包、甜點,尤其是彈韌的軟糖,每一口都吃得出核桃的酥香。

 
 
Summary
STEAK

舌尖上的喜大普奔──犇鐵板燒(Ben Teppanyaki)安和本館

數度蒙獲「臺灣聲量最高」頂級鐵板燒的犇鐵板燒(Ben Teppanyaki),成立迄今已有三十餘載;由於原初的三位股東皆屬牛肖,於是將其定名為「犇」……沒想到歪打正著,如今餐廳更以細緻的「和牛」原材見聞於世,來自北海道、熊本的冷藏熟成肉排,由是徹底征服了南方的胃囊。
一道接續著另一道,作為臺灣常見的料理型態,高檔的「鐵板燒」無疑充滿了生活的儀式感;我尤其喜歡能夠適時和顧客互動的主廚,好像那現點現做的美食不僅帶來味覺方面的飽足,更有機會化為精神食糧,在記憶中留下芬芳的滋味。

 
 
Summary
Mandarin_Oriental_Bangkok_SALA_RIM_NAAM

在河左岸,就餐右轉──在曼谷文華東方酒店(Mandarin Oriental Bangkok)的「Sala Rim Naam」餐廳用午膳

昭披耶河上船隻往來,有些載貨順流,有些則往返於河道兩岸。曼谷文華東方酒店的接駁船在一眾交通運輸工具中,依舊顯得醒眼,復古的船身裝飾標記其高華出身,從專屬的碼頭出發,掌舵的工作人員隨即引領賓客穿越層浪,轉去酒店對過的餐廳「Sala Rim Naam」。
如果時間允許,每次前來曼谷,我都會安排來文華東方酒店小坐,有時是用午膳,有時是吃下午茶,或者臨夜小酌幾杯,感受精奢隱逸的泰京氛圍。

 
 
Summary
sesame_oil_chicken

吃得過,雞酒香──膳緣江浙料理之麻油雞宴

準備更新這篇文章時,不意發現網路上徵引唐代孟詵《食療本草》中關於「麻油雞」相關記載的內容,但基本都謬失了──天下文章一大抄,從行政院農業委員會下的食農教育教學資源平臺、Yahoo新聞到鄉民食堂以及被抄爛的維基百科等,全都「烏麻油」個沒完……實際上,合該是「烏油麻」才對,就不知是誰先起了個錯漏的開頭。
無論如何,只能以之自惕:沒有媒體識讀能力的,不要輕信網文;沒有資訊甄別能力的,不要輕寫網文。

 
 
Summary

夏季口腔期之「蠔」門夜宴──大安9號鍋物。鐵板燒

受「現代食神」朱振藩老師的邀請,前往「大安9號鍋物。鐵板燒」參加私人的「蠔」門夜宴。
來自日本兵庫縣的連殼生蠔通體柔滑,帶有一層薄薄的瀏亮水澤,主人家費心地將之排列成人間富貴花青春盛開的模樣,簡直是另類的「岩之華」!搭配店內招牌的絕代雙膠鍋(花膠和桃膠一海一陸,共同為美顏加持),接連上桌的包括牛小排、牛沙朗等肉料;最令人欣喜的,則是農學博士李登輝生前戮力培育的「臺灣和牛」,終以極其浮華的盛盤方式閃亮登場──入湯涮燙,不同的熟度有不同的滋味體驗,允為舌尖之福。

 
 
Summary
pease flour

不撒尿的牛肉丸湯、假日限定的豌豆粉以及喧賓奪主的緬甸酸奶──新北中和華新街「阿仙雲緬美食」

新北中和華新街(緬甸街)上的店家各出奇招,儘管菜單上不脫滇、緬、泰等地方食料,總也有一兩道無可替代的壓軸,值得來客細細品會。
以「阿仙雲緬美食」為例,我覺得店家自製的緬甸酸奶,就稱得上箇中翹楚,不僅質地如同冰淇淋般稠瀰,細巧的椰絲同樣增加口感與芬芳;當然,假日才額外供應的豌豆粉,也是值得品嚐的輕澱粉主食──不排拒芫荽、白芝麻等調料的人,相信很能享受各種碎粒香料攙在一起的舌尖快感。

 
 
Summ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