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巴黎過往積累下的人文歷史以及自帶的藝術氣息,向來令旅人由衷嚮往;儘管如今在資本主義的疊高下,其節節攀升的生活水準已不再能容納一批批阮囊羞澀卻渴望求新求變的青年藝術家,可是由空間地景推敲,仍不難看出花都昔往的輝光,《花神咖啡館:啜飲巴黎的自由靈魂》即以文化地標為中心,述說一段香氣迴縈、充滿激情與榮光的左岸歲月。
標籤: 巴黎
猶記當時的月亮,莫忘今宵的咖啡:FineDayClub ╳ BEMO閃耀中秋聯名禮盒
每年九、十月,「中秋節」三字一如既往地鑲嵌於行事曆間,宛然提醒各單位:又到了下半年送禮應酬的時候。
唯不知是否因為世代觀念變遷,從前人總是一盒月餅打死(比如我家,送了N年、N個親戚朋友,永遠不脫○記的老口味),於今花樣則逐漸多了起來……價格和熱量同時飆高的油亮大月餅少了,取而代之的是各式各樣的「類月餅」,或者週邊相關。
今年除了收到公主遊輪致贈的可可泡飲,餘下令我印象深刻的,當屬FineDayClub著意備置的BEMO閃耀中秋聯名禮盒了──不愧是專司高端旅遊、客製化體驗和生活選物的團隊,咖啡加餅乾的組合不僅在一眾禮盒間脫穎而出,並且分外提神醒腦,令人憶起漫遊他方的歲昔時光。
眾心成城,或者眾口鑠金?──讀愛德華.格雷瑟《城市的勝利》
城市學的專著不可謂少,無論是經典的《肉體與石頭》,或者名聞遐邇的《偉大城市的誕生與衰亡》,均各有其見地。哈佛大學經濟學教授愛德華.格雷瑟(Edward Glaeser)執筆的《城市的勝利》則頗具顛覆性,本書除了籲請讀者停止不切實際的鄉村生活幻想,也列舉實際數據和跨國個案,證成城市如何憑藉匯聚的人才、滂沛的資源以及相應的硬體建制,終於走向勝利之途──當然,回歸當代語境,城市是否真的勝利?又是否能始終保有勝利?則有待持續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