瓊瑤和平鑫濤及其原配之間的愛恨情仇,向來是大家茶餘飯後的八卦話題,此間狗血的程度全然不輸當事人筆下的愛情小說。不若張愛玲《半生緣》的清冷自持,瓊瑤像害熱病似地,每一本創作幾乎都挑戰世俗觀感、逾越道德界線:從《梅花三弄》、《一簾幽夢》到《水雲間》,從《幾度夕陽紅》、《青青河邊草》到《還珠格格》,如今斯人已遠,離去的方式或許可稱「翩然」,某種程度上不也戲劇化地證成了她對「尊嚴死」的信仰,乃至於隱含有對彼時平鑫濤「求死不能」的批判?
標籤: 張愛玲
再批評,再考證,再鉤沉──讀高全之《張愛玲學續篇》
理工科系出身的高全之,早先曾透過文本細讀以及史料分析等方式,推出深獲學界好評的《張愛玲學:批評.考證.鉤沉》(一方出版);如今隨著張愛玲著作的「古物出土」,《張愛玲學續篇》同樣應運而生。
從學術研究的角度來看,張愛玲其人其作向來是現當代文學領域中的熱門議題,高全之雙管齊下──套用白先勇的話,便是「數學邏輯的頭腦,文學藝術的感性」──觀照文本風景的同時,也針對作者生平及其人際網絡進行梳理,雖說別闢蹊徑,無疑也提供另類的讀解視野。
無人知曉的盡頭──顧肇森《冬日之旅》
歲末年終,回想看看自己今年究竟閱讀了幾本書──無論是小說、散文或者報導文學──注意單位是「本」。
時迄於今,大概已鮮有人閱讀顧肇森了。九〇年代名動一時的作家,出身理科卻專情於文字,任職紐約醫學院神經科卻在文學場域間畢露鋒芒;由島(臺灣)至島(曼哈頓),他的生命軌跡似由互補的維度共構而成,最後復於海外走完人生的《冬日之旅》。
這本書實際為顧肇森的小說選集,編者為其文友鄭樹森教授;從後來出土的文獻資料和研究可知,鄭不啻稱得上是顧的知音,在冬日將盡前,率先見證了藏在文本風景裏的高山流水春風蝴蝶。
一生一藝,一期一會──《我記得》
《我記得》播映完畢後,導演林俊頴和傳主之一的朱天心驚喜現身──套句朱天心自己的話:蛋糕完成後,放櫻桃的工作就顯得容易多了。
我不曉得傳主們和導演是否場場皆與觀眾互動,就像孤獨的深海藍鯨發出獨特聲波尋找同伴(朱天文語);不過,我上星期前往國賓長春影城觀看其他電影,的確親覩朱家人在電梯廳間招呼觀眾若干,今此又在散場之際一期一會,而這份因緣,興許在早先、關乎己身的閱讀(謀殺)與寫作(創造)之時,便已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