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碌到不行的當下,我居然還有餘裕就參與新詩選集作業一事撰寫心得,實在也是不吐不快──憑心而論,這項事工離我熟悉的閱讀經驗較遠,近乎啼聲初試;可也就是接下這份選務後,龐雜的文本內容進一步開啟了我另類的視域,就像雛鳥被母鷹逼迫著跳脫舒適圈、直面危崖與深淵……殊不知危崖有花,深淵也具備反向凝視的魔力,經此一躍/閱後,果然長了自己不少的品味和工夫。
標籤: 芥川龍之介
你的文字不是你的文字──讀吳鳴〈文字弱智化,如星火燎原〉
語言/文字的「墮落論」,似乎每隔一段時期就會循環地浮現於檯面上,有如哈雷彗星一般;另一項與之相類的週期性議題,興許是「文學之死」。
吳鳴的文章以〈文字弱智化,如星火燎原〉為題,本身也頗為聳動,當然裏頭指出的問題確實存在,也存在好些時了──從不擇地皆可出的外來語,到不明就裡的去脈絡用詞,細繹起來,這些並非是孤立的現象,卻與網際網路持續的發展脫不了干係。
但該怎麼說呢?也許暫且套用張愛玲的句式:語言、文字的生成與內涵都是在人類經驗的邊疆上開發探索,邊疆上有它自己的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