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差點忘記午夜之前要提交讀書心得給時報文化出版社,幸虧筆力尚稱穩健,趕緊利用下午零碎的通勤時間試閱相關篇章、晚間開筆,總算如時寄發!
科幻文學一向被賦予陽剛特質,在那個由齒輪、電路和理化迴圈構成的世界,就是由瑪麗.雪萊(Mary Wollstonecraft Shelley)創造出來的經典角色科學怪人,也不免以高大威猛的形象示眾──韓國作家千先蘭則自有一套對科幻文類的理解,她的筆法清淺而柔細,內容更側重角色互動片段的描摹,充滿了生活化的質地,與讀者印象中動輒出入宇宙、遠征星際的恢宏敘事大相逕庭,也這由於如此,《一千種藍》方得以蛻變出屬於朝鮮半島新世代的寫作風味。
標籤: 資本主義
過度真實的擬像,過度公式的政治正確──從迪士尼近年「種族多元」的選角策略談起
迪士尼近年來在經典重拍方面下足了工夫,不僅特效技術更上一層樓,在選角方面也致力於推動「種族多元」的價值,於是大家可以見到黑人女星辛西婭.艾利沃(Cynthia Erivo)飾演《木偶奇遇記》中的藍仙女,歌手荷莉.貝莉(Halle Bailey)化身深膚黑髮的小美人魚,更甭提生理男性版的神仙教母了。
這樣的調整固然出人意表,卻也招致各界的批評;值得注意的是,這些批評往往被簡化為種族主義者呶呶不休的絮語,不過許多批評這些批評的聲音,卻未嘗觸及電影工業在宣稱轉型、追求正義的背後,所蘊含的資本主義運作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