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早就已經進入「高學歷低就」的時代,「低」的意思包括敘薪、職級乃至於就業內容等,在如此情況下,擁有碩、博學歷但無相關實作經驗的人,反而顯得尾大不掉,不見得能在職場或職涯上獲取相應的報酬──此間也包含「成就感」、「社會地位」等抽象部分。
而人社學門的高等教育體系之所以岌岌可危,除卻可推因於少子化帶來的整體衝擊,長期以來產、學之間發展的脫節,或許才是根本問題。
標籤: 高等教育
當歷史系變成歷史?──「成大歷史系分發掛蛋」現象有感
素來我對於這種近乎「寄生」於學院體制、在高牆內院安享年月者頗不以為然, 因為當中的可悲之處在於:學院成了壁壘,逐漸脫離原始作育英才的目的,相反的,它營造出假想的安樂鄉氣氛,「保護」的同時也成為追尋前進的「障礙」。 學院像座巨大的迷宮,許多人進得去出不來;又彷彿萬里長城到了現代,除卻供人憑弔緬懷,已經不怎麼管用了。
讀書成就人生?彷彿將親眼見證臺灣高教體系一步步沒入無光的所在
去廣西出差那回,除了桂林、陽朔,因緣際會更跑到了柳州,地界邊陲的「程陽八寨」就坐落在柳州下轄的三江侗 […]